

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于2011年 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成立,由全省食品风险监测、评估与管理等食品卫生安全相关专业领域科学技术工作者及相关机构、食品企业团体代表自愿结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会组织。学会由我国著名食品卫生学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张立实教授及相关职能、业务技术部门等专家发起成立,经四川省科协、四川省民政厅批准组建。
学会积极从事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宣传、推广、教育与培训工作,认真开展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为提高我省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服务。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 (一)食品安全和相关专业领域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重点学术课题的探讨,加强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二)编辑出版食品安全和相关专业领域普及性刊物、书籍和其它宣传材料,利用多渠道进行营养科普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食品卫生安全科学知识水平。(三)组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管理和相关专业领域科技工作者参与对有关食品安全方针政策的研讨,发挥科学技术咨询作用,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提出建议。(四)推广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成果,积极为有关单位、公司、厂商和其它有相应需求的机构服务,接受委托承担相关项目评估,成果鉴定,成果评审,技术标准评审和相关产品的推荐、认证,开展食品卫生安全职业资格培训、资格认证等任务。(五)开展继续教育、知识竞赛及评比等活动,发现和推荐优秀食品卫生安全科技人才,奖励优秀科研项目、学术成果、学术论文和科学普及作品。
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为四川省科协,学会集中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质监、疾控系统、各高校食品学科、全省各地市食品学界、企业界等专业技术骨干。
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的会员要求在食品卫生安全相关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和社会影响。会员分为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凡与食品卫生安全领域密切相关的单位,经该组织申请,承认本会章程,由本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均可成为团体会员。而个人会员则要求从事食品卫生安全及相关学科工作,有中级职称(或相当于中级)以上者或有一定成果者,热心支持本会工作。理事候选人要求在个人会员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热心学会工作的人士。
部分成果展示:
一、2020年10月,为提升柚花的经济价值,进一步促进广安地区龙安柚全产业链发展,带动果农增收致富,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受广安市广安区农业农村局的委托,开展了龙安柚柚花食用安全性评估工作。同年11月签订《龙安柚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合同,并于2021年底完成该项评估。
二、为推动我省竹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及品牌推广,雅安市于2019年启动了“绿竹粉(抹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具体承担,同年11月与学会签订了《四川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定项目委托书》;2020年受省卫健委的委托,学会联合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起草的《四川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竹叶粉》于2022年7月21日发布,并于2022年9月1日实施。
三、2021年7月,承接内江市东兴区卫生健康局“内江市东兴区开展内江天冬申请列入药食两用物质目录技术服务项目”,历经两年多的工作,顺利完成了此项任务并上报国家卫健委2024年8月国家卫健委正式获发布公告,将天冬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
四、2023年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科协等五部门的委托,学会副秘书长吴德举作为评审专家代表学会参加四川省首届食品安全科普大赛。
五、2024年7月,承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婴幼儿配方乳粉用四川牦牛生鲜乳质量管控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申报项目”。2025年2月,由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牵头申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用牦牛生鲜乳采集交付规范》(立项序号23号)成功获批,标志着我国高原特色乳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六、2023年10月,受卫健委委托制定《柚子花(柚花)食品安全地方标准》。2024年9月,《柚子花(柚花)食用安全性评估报告》研讨会在成都天使宾馆举行,会议就《柚子花(柚花)食用安全性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相关项目进行研讨。
七、学会承接南江县农业农村局《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科研项目-川银花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技术服务》项目,于2024年11月20日正式中标。在后续的工作中,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将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要求,开展标准制定工作。同年12月,川银花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开题研讨会在省疾控中心行政楼319会议室举行,会上举行了《川银花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技术服务合同》签约仪式,标志着川银花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